治療指引
Guideline
無標題文件


首頁 > 治療指引 > 治療指引
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聲明
2025-11-18

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聲明

FDA撤銷更年期荷爾蒙療法黑框警告:基於實證的理性回歸

 

發布單位:台灣更年期醫學會

發布日期:2025年11月17日

 

政策背景

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於2025年11月10日宣布修訂實施長達22年的更年期荷爾蒙療法(MHT)黑框警告,移除與心血管疾病、乳癌及可能失智相關的部分風險警示。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對此政策轉變表達審慎肯定的立場。

WHI研究的歷史脈絡

2002年美國「女性健康倡議」(WHI)研究因發現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心血管與乳癌風險而引發全球恐慌。然而該研究受試者平均年齡63歲,多數已停經超過10年,與臨床實際使用族群(50-59歲)顯著不同,導致風險被不當誇大。

科學證據的演進

過去二十年間,全球超過百項再分析與新研究持續累積證據,確立了「時間窗理論」的關鍵發現:

  • 適齡使用具保護效益:停經早期(60歲前或停經10年內)開始使用MHT,不僅症狀控制效果顯著,心血管保護效益更可能大於風險。
  • 雌激素單方安全性佳:單用雌激素(適用於子宮切除者)乳癌風險不增加。
  • 陰道製劑風險極低:低劑量陰道雌激素系統吸收極低,風險可忽略不計。

本會立場聲明

  • 完全支持移除陰道雌激素製劑的黑框警語。
  • 審慎支持修訂系統性MHT警語,與國際更年期學會(IMS)立場一致,認為不應完全移除所有警語,特別是針對高齡開始使用者的風險提醒仍有必要。
  • 明確告知撤銷黑框警告並非意味所有女性都適合使用MHT。曾罹患乳癌、有血栓病史、未控制的心血管疾病或肝功能異常者仍為禁忌症。

個別化治療原則

  • 理想的更年期照護應建立在醫病充分溝通與共享決策的基礎上,醫師需根據每位女性的年齡與停經年限、症狀嚴重程度、個人與家族病史、心血管與骨質健康狀況,以及生活品質需求進行全面性評估,與患者共同討論治療選項的利弊,制定最適合的個人化治療計畫。
  • 現代MHT提供多元選擇:口服或經皮(貼片、凝膠)、單用雌激素或搭配黃體素、不同荷爾蒙組合。醫師應依個別狀況選擇最適方案並定期追蹤調整

對女性的建議

  • 本會建議有更年期症狀(熱潮紅、夜間盜汗、睡眠障礙、情緒波動等)困擾的女性,應及早與醫師討論可行的治療選項。
  • 超過80%的女性會經歷更年期症狀,平均持續8年,適當使用MHT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,更可提供骨質保護、維護心血管健康等長期效益。

結語

FDA移除黑框警告象徵著更年期醫學回歸實證的重要里程碑,提醒醫療決策必須建立在最新科學證據之上。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將持續依循國際最新實證指引,提供台灣女性最適切的更年期照護,讓每位女性都能在充分資訊下,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健康決策。



瀏覽次數: 13

Untitled Document